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美丽的凶器


最近沉迷了东野圭吾的小说, 一本接着一本, 欲罢不能.

不过, 看得多不免有所比较. 我觉得东野这本小说和另一部作品《鸟人计划》的主题非常相似, 讲述运动家盲目追求器械化的非人练习, 最终自食其果的悲剧. 

对于女人的见解, 从角色外形到内心世界的描绘, 不难发现东野和渡边, 甚至是《末日的愚者》的作者伊坂幸太郎看法很相似. 女主角无论是弱质女流或者武功盖世, 其内心都是非常刚烈坚韧的, 一但执着某事, 一定将之执行到底. 

女人, 就这么是一种带点歇斯底里的顽固动物. 

论是非

在书局中流连, 随手翻开马家辉的《日月》.

之所以被这本书吸引, 是因为书封上印上了「陈冠中 - 不能错过的推荐」 (也有梁文道, 但我偏爱陈冠中)

未看马家辉写的文章, 先看了陈冠中写的序, 里面这样形容「讲是非」 一事, 深深吸引着我的眼球: 「人无癖不可交, 完全不八卦的人也常无趣.......家长里短不带态度就像下饭小菜不放盐巴吊不出味.」

真他妈的说中了我的心声! 陈冠中就是有这种本事, 能够轻轻松松, 三言两语就把事情的本质明明白白地呈现出来.

一事无成

和同事们吃饭, 酒过三巡, 他不自觉地吐露了作为男人的深切恐惧.

积蓄不多, 楼未供完, 拍了二十年拖的女朋友的关系胶着, 婚事一拖再拖. 虽然老板赏识, 但公司人事混乱, 不断碰壁. 做了五六年还是在某个阶段停不前, 甚至不进则退. 一晃眼, 已经差不多快到四十, 白了少年头, 应该继续做着一份不停地蹉跎岁月的工作, 还是断然离职追求自己理想? 内心一直被矛盾折磨着.

男人比女人更害怕一事无成. 热情燃烧殆尽, 留下的是屈屈不得志, 怀才不遇之感. 

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白夜行


朋友谈起东野圭吾的《白夜行》, 来不及买小说, 所以先看电影版.

以故事而言, 比起他其他长篇小说如 《单恋》更浅白易懂, 引人入胜.  弒父殺母的悲剧元素, 古已有之, 从希臘神话开始流传.  东野尝试在同一题材上把这种复杂扭曲的人性呈现给观众, 手法非常漂亮成功.

电影的配乐令我想起《The Black Swan》, 随着故事的展开, 白天鹅和黑天鹅, 天使和魔鬼, 两种极端相反的矛盾性格在女主角的身上融为一体. 找孙艺珍主演真是绝配, 天真纯情的外表加上工于心计的内心, 在她身上看上去很合理. 除她之外, 一时间也想不起有什么女演员具备演这角色的条件.

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因为受到了九把刀的热血感染, 只好拼命地追看这书直至读毕. 

九把刀从中学到大二连续八年深深地喜欢着一个女孩 - 沈佳仪(虽然同一时间也有喜欢上其他女孩子, 毕竟一心二用很正常哦!) 为了她拼命热血地K书, 成绩连续跳升数百名, 光阴可半点没有浪费掉呢. 

所以当他的女神沈佳仪鼓励他用功读书, 好等将来升读医学院, 出来悬壶济世时, 他写道: 「医学院.......还有比这种爱情更激励人心向上的吗? 死板的父母该清醒一下了, 别老停在恋爱阻挡课业的旧思维, 快点督促你们贪玩的小鬼头谈场热血K书的奋斗式爱情吧!」简直是深有同感, 若非大学里遇到好几个喜欢K书的男生, 当时我的成绩真还不会那么好呢! 

这本书说的不但是爱情, 还有那种无怨无悔, 能够为喜爱的人尽力做到最好的青春感觉. 过后回顾, 不枉当年轰轰烈烈地燃烧了一场.

伸延阅读:
節目:戀愛小天后 2011年09月02日

港式蛋撻

未焗

焗完

整小食甜品成了新嗜好, 这次弄的是牛油撻底蛋撻, 蛋撻皮吃上去口感像曲奇餅. 

参考了数份网上食谱, 最终决定采用其中一份, 结果是出奇地成功. 整出来的撻不单美味, 而且外观不俗. 

伸延阅读:

舞台剧《今生》


这部话剧是一部高水准之作. 场内有些观众, 包括坐在我隔壁的中年男人, 大概因为剧中人讲的对白切中心声, 而忍不住哭了出来. 这套剧成功带动观众情绪, 完全投入戏内, 甚至令观众透过剧情的展开而回顾及内省自己的一生.

男主角知道自己患上绝症, 命不久已, 回去找他的初恋情人, 渴求一个答复, 一个评价. 

「为什么当年的少女, 会舍弃一位英俊勤奋的有为青年, 而宁愿选择一位头大无脑, 不事生产的肥仔? 」年轻的少女观众不太明白这种情感, 问了个问题. 

老演员答她, 成功不一定是头脑好, 有钱有事业才是. 肥仔也有他的成功之处, 人去到某个年纪便会明白.

我想少女之所以不选英俊少男, 是因为她知道即使她爱位男子, 但却和他相处不了. 所以宁愿选择一位令她舒服的人. 而且爱也并不是非黑即白, 100%完整, 80%给了一位, 还可以20%留在心底. 

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背包十年


能够坚持去走一条平凡人不会走的路的人, 最令我欣赏和佩服. 就是因为自己不敢干, 所以别人果然做到了, 心理面便崇拜得不得了. 

除了毕业拿着背包往西欧待了33天外, 十年来, 再没有一次背包旅行了. 其他的大大小小的旅行, 都只是一般的游览观光, 以看美丽风景或者消遣休息为目标, 对于当地的风土人情其实了解不多, 没有和当地人交流, 更妄论要过风餐露宿, 挤公共汽车甚至被抢劫的生活. 

但是这些生活, 作者小鹏一一经历过了. 虽然低廉的旅行有诸多不便, 但也正是这样, 作者才能把这许多惊险的经历结集成书. 纵使许多艰难, 仍然热爱及坚持下去, 因为旅行成了他的信仰. 

单恋

 

日本的小说家, 除了渡边淳一, 村上春树, 最喜欢的就是东野圭吾. 他的长篇小说使用一贯的杀人事件的推理手法, 但探讨的本质却是更为深远.

如封面所看,《单恋》这本小说有点沉重的感觉. 

一个身是女人但内心却渴望成为男人, 要面对世俗的眼光和内心矛盾的故事.

再深入探讨, 究竟百分比多少的男子气质, 才是算得上真正的男人? 男女能够只用生理结构分别吗? 有些人有男人的DNA, 但却因为某种原因而发育出女性的性器官, 这究竟应该算是男还是女的种种问题. 

男女的界限并非我们一般认知上的那么一刀切, 可以清晰划分.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今年一定要嫁出去


大陆大城市的剩女现象和香港不遑多样, 而且在大陆, 来自女人嫁不出去的社会和家庭压力比香港要来得早及大得多. 女人年过25岁未嫁就开始被家长们用尽方法逼婚.

女主角李颖的男朋友贺刚在婚礼宣誓时临时悔婚, 一声不响就离开了她远走他方, 自此李颖对感情失去了信心, 记情工作, 成为事业女性.

原来贺刚当时之所以悔婚, 是因为李母从中作梗. 李母嫌弃他没钱没事业而且穷亲戚太多, 劝贺刚离开李颖. 贺刚离开了李颖后去了外国, 五年后回来, 事业有成, 结了婚并成了李颖的新上司.

李颖不但单身, 而且还每天被李母逼婚, 压力巨大, 不是在公司通顶工作, 就是去酒吧买醉. 后来她痛定思痛, 终于也屈服了, 按照母亲的意愿, 决定用尽途径来找老公.

这绝望的时候, 幸亏有一位奇貌不扬的男助理对她不离不弃. 虽然这位男助理也是没钱没事业, 长相比贺刚还差了几级, 而且年纪也比李颖少几年, 但李颖被他的温柔诚意感动了. 至于李母为了要尽早把女儿嫁出去, 尽管还是左挑右弹, 但还是无奈之下同意了.

潮性办公室


看了占飛对这套电影的批评, 及詹瑞文激烈的回应, 倒是引起看此片的兴趣.

无奈, 看了一半着实看不下去了.

艺术什么的不是我的专业, 以纯粹一般观众的角度来说, 我同意占飞所言, 里面的色情笑话很烂gag, 一点也不好笑. 在下不是道德高地的卫道之士, 偶然也会和朋友讲讲黄色笑话. 但太滥太夸张的 sex jokes 只会令人生厌.

看到"蒸餾水工人「插入去」"的情节实在郁闷得看不下去, 可惜了Soler两位俊男. 他们在这套电影的演出, 有种「卿本佳人, 奈何作贼」的感觉, 难过之情悠然而生.

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

Jane Eyre


《Jane Eyre》这类经典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有人翻拍, 但可能先入为主的关系, 觉得电影总是没有小说的神髓. 

好像 Jane Eyre 这个角色性格的形成, 和她的童年有莫大的关系, 电影只是轻描淡写地略过一点片段. 没有看过原著小说的观众, 很难凭这些画面想象Jane Eyre 所经历的苦怒哀乐.

Jane Eyre 幼年父母双亡, 寄养在舅母家中, 受尽欺凌和白眼. 后来养母不愿意再收留她, 便把她掟到类似黑店的寄宿学校.

记得中学时代读这段小说时候的我是何等愤愤不平, 年纪小小的她被心灵虐待, 倔强地为自己的尊严而回敬舅母的一番说话实在令人佩服, 也大快人心. 

起初, Jane Eyre对于去寄宿学校兴奋不已, 以为一切可以从新开始. 怎料原来校长和她的舅母是一丘之骆. 表面上仁义道德, 其实本性却尖酸刻薄, 唯利是图和自私自利. 寄宿学校的食物不足而且质量很差, 学生长期捱饥抵饿. 学校里的教师古板严酷,  冷冰冰的不近人情, 不时因小事体罚学生.

虽然Jane Eyre倔强, 但也有失望, 恐惧和灰心丧气的时候. 在艰难的岁月里她结识了一位挚友, Helen, 从她身上学懂了爱, 分享, 宽恕和希望. 学校的老师也不尽是坏蛋, 一位有爱心的老师, 愿意为学生争取利益. 后来学校爆发大规模的疫症, 很多学生包括Helen 都病死了, 校长刻扣伙食的恶行揭发出来而被罢免职务, 该有爱心的教师被委任为新校长, 也成为少女Jane Eyre 的良师益友.

继失去双亲, 在舅母家里过了一段孤苦无依的生活后, Jane Eyre 再次经历失去挚友的痛苦. 虽然她伤心莫名, 但这也可以说是她生命转机的来临. 学校的环境改善,  再没有恶意的针对, 她可以专心学习. Jane Eyre 的成绩不错, 年纪梢长的时候还当了寄宿学校的教师. 不过她不甘在里面渡过一生, 所以决定应徵到 Thornfield Hall 做家庭教师, 才遇到后来那一段不平凡的爱情. 

童年时代的Jane Eyre 经历过种种羞辱, 憎恨, 友爱, 失去. 到后来的情路上面对重大打击时, 才会保持理智得来又坚执不移.

3 Idiots


昨晚看了 《3 Idiots》这套印度片, 令我感动不已. 由于睡前观看, 兴奋的心情尚未平复, 差点儿夜不能寐.

三位 Idiots 在大学里面对生活, 社会, 及学习上的压力, 遇到种种不公平的事情. 三人之中的精神领袖 Rancho 不断靠乐天的性格及出类拔萃的头脑去克服重重难关. 他的几句名言:「当你不断追求卓越,成功就会不知不觉追赶你. 」「害怕明天,怎能过好今天呢?」「心很脆弱, 我们要学会哄它. 」在生活上, 不停有人向他使坏, 嫉恨和针锋相对, 但他从不放在心上, 脑袋里面根本没有多余位置放「仇恨」, 只相信凭实力会获得成功. 

对于学习, 他有自己的一套理念, 他反对填鸭式的死读书. 想必是他自己本身是天才型人物而且对机械工程有莫大的热情, 所以不但能把课文倒背如流, 而且再告诉大家光背书本上的定义是没有意义, 无法创新. 他说: 「学习是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而是为了进步. 」「就是一条狗, 你用鞭子, 它也能坐在这个教室里, 但这不是教育, 而是马戏.」「如果学习变成了互相竞争, 而不是追求知识, 那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想想不光是印度, 香港的教育系统也出现同样问题, 往往鼓励应声虫和死背书的学生, 缺乏独立思考的训练.
 

是日踩单车

昨天自个儿踩单车, 大概踩了36公里. 目的是练习及适应新的上车及落车方法: 把seat 位调高到脚踩尽脚踏时候是伸直状态, 上落车时候站在seat位与车头之间的空隙位置.

不过用新的方法一时得一时唔得, 而且一开始把seat 位调得太高, 结果开始的几次停车都chok到下身疼痛不已. 奇怪男生是否一开始就适应了这种上落车方式, 否则撞到一次很可能不能完成余下的路程. 

几次之后, 我还是无奈地把seat 位稍稍调低, 踩尽脚踏时脚是微曲, 脚尖勉强掂地. 预防用新方法落不了地, 用旧方法也不会chok 到下身, 停车时也不会造成跌到或者撞到他人的危险. 调低了seat 位后, 用新方法上车也大致可以掌握到.

可能租的铁车车身比较重, 不容易控制, 所以技术不佳的话会很容易翻车. 凡事不能一蹴即至, 还是一步一步练习比较稳妥.

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

“思弦”, 多元創作音樂劇場2


未讲音乐前, 先讲少许插曲. 虽然 Culture Club 已经去了好几次, 但每次都会迷失在Soho 区, 找不着这店. 

琵琶和电子琴的 solo 都很好听, 但特别欣赏两种乐器合奏的乐曲, 而且如此这般的编曲及演奏, 是他们独有风格, 其他地方想听也没有.

尤其是临尾的一首新疆民歌 - 《送你一支玫瑰花》(注1), 琵琶手弹到断了线, 但整体的音色和节奏丝毫无改. 由于音乐家在歌曲里面注满热情, 甚至忘我境界, 所以能令观众更投入其中.

希望这班因跳舞结识的音乐人再有新作, 届时一定支持.

注1: 当晚表演的琵琶手是一位美女, 但由于没有她的表演片段, 所以在youtube 找了另一位表演者.

2011年9月9日 星期五

丈夫这东西


渡边淳一出了整个系列讲述两性的书, 包括《男人这东西》, 《女人这东西》, 《丈夫这东西》等. 里面主要是用性行为, 性经验, 性快感等去划分男人和女人的不同. 

想必是因为渡边是医学博士出身, 除了讲述性对于一般行为, 包括性高潮或者外遇, 还谈及一些精神病案例.

 对于男人的看法, 渡边和《恋爱小天后》的主持及作家伍諾韻小姐所讲的有很多吻合之处. 例如男人总是暧昧不明的动物, 在爱情路上永远是优柔寡断.  而且男人外表强壮坚强, 但内心却软弱不堪. 相反, 女性虽然外表弱不禁风, 受到贺尔蒙的起伏影响甚至会出现揭撕底里的状况, 但遇到真正的难题和考验时, 却能表现出坚忍的精神. 

只有女人才会相信永恒的爱情, 因为女人对性的快乐是随经验增加. 相反, 男人随岁月流逝对单一女伴的性趣大减, 透过自身经验的醒悟, 会比女人及早知道「爱是永恒」只是一种理想, 现实上要做得到是强人所难.

基本上, 男人和女人从生理上到思想上都是南辕北辙, 有如人和猩猩. 从自身的观点出发, 很难理解及接受对方的行为.  但正由于对方都拥有一些自身都没有的特质, 才会被对方迷住.

2011年9月8日 星期四

0米当我水鱼



类似这样的product, 我曾经用HK$1800买回来, 虽然略贵, 但因为朋友介绍说好用, 所以毫不迟疑就买了. 后来才知道卖给我朋友其实是做传销, 接近我的目的也只是为了传销.

究竟这些产品是否有用不得而知道, 但利用友情来换取金钱利益实在令人发指.

2011年9月7日 星期三

鸟人计划

比起一般推理小说只为着寻找凶手, 描述凶手犯案过程, 或者铺陈犯案动机, 东野圭吾多了一层用故事来展示日本文化弊病的深意, 这也是他小说好看之处.

新时代机械式的训练及数据式管理起初能够获得显著的成功, 但过度迷信机械, 完全忽略人性深层的需要, 最后只会彻底失败, 大概是这本小说的中心思想. 

2011年9月5日 星期一

詠春

不知不觉学了詠春已经八个月光景. 

天生甚有蛮力, 在女子之中, 以力气制敌的信心是有的, 但这不是学拳应有心态.

若单比力气, 何必学拳? 最近的功夫有点停滞不前. 一来资质愚钝加上疏于练习, 一星期才练习两三个小时远远不够, 二来太过依赖蛮力, 而非靠反应及技巧, 面对牛高马大的男人要赢不太可能. 所以要加强双手使拳的协调性及连贯性, 基础拳法小念头学了, 但在实战时灵活运用当中的套路方面还未能掌握好.

是日踩单车

昨天和朋友踩单车, 原来上车的姿势不正确, 坐椅的高度也不对, 调整过后果然更容易发力, 车速更快. 只是起动和停车时要从新适应, 要改掉多年的坏习惯着实不容易呢.

配以专业装备的朋友极力游说在下买一辆性能好些的车, 在下也被说得有些心动. 但想到买了车后又要维修保养, 存放家中又占地方, 一定会被父母投诉, 想想还是算了. 在大陆宿舍我早已经有一辆单车, 香港还是不买了.

租回来的车车架重, 要加倍用力才能踩上斜路, 这不正好能锻炼脚力, 可能对锻炼詠春的坐马功夫有帮助呢! 不想买车唯有这样自我安慰, 还是颇有阿Q精神.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超杀人事件


看了数本东野圭吾的短篇小说, 包括《怪笑小说》, 东野用刻薄辛辣的故事来讽刺日本的文化, 这超系列的小说也是充满着黑色幽默. 

起手篇的[超税金对策杀人事件]讲述日本的报税制度之荒诞. 一名自雇作家, 因为收入增多但却无法把日常开支作抵扣之用, 要缴交天文数字的税款. 税务师为了帮作家合理化所有报税发票的支出, 把作家的连载小说的情节改写, 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

日本人口老化, 阅读风气大减等问题, 在[超高龄化社会杀人事件]的故事里面揭露无遗. 东野用后设小说的写作手法, 描写编辑如何替90岁高龄的老年痴呆的小说作家改写推理故事, 使极度反驳的桥段得以理顺. 但最后的章节才揭露原来这位编辑已届七十几岁高龄, 他和作家一样患上老人痴呆, 以为自己编辑的推理小说才是合理, 但其实背后还有年青的编辑再帮手改写作品. 更讽刺的是, 因为读者群也是七八十岁高龄的老人家, 读完马上就忘记小说内容, 所以大家都觉得90岁高龄作家写出千遍一律的公式化小说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