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7日 星期六

那些年的。。。。偶像 - 林家棟


我中三的時候,林家棟在無線一套劇集扮演死神的角色,令我印象非常深刻。自此我看劇集都會留意,那些小角色有他的出現,並且偷偷暗喜。後來,我鼓起勇氣寄出一封幼稚得不能再幼稚的粉絲信給他,也是我寫過唯一的一封的粉絲信。

這封信沒有想過他會回。然而,過了一年多,竟然收到了回信。這封信大概搬家時丟失了,但是這件事仍然存在心底,非常窩心。

現在我不再是小粉絲,也沒有任何追星的行動。但是看到偶像從扮演一些只出一兩個鏡頭的囚犯、途人,到擔當主角為人認識,也替他高興。


而且,也證明我看男人,是十分有眼光的!!!


林家棟不吃即食麵:「除非江湖救急,否則我不會吃。」這是因為爸爸當年是第一人把即食麵引進香港,然而生意失敗,賣不出的即食麵堆積如山,讓一家十口吃足半年!
那時家棟才幾歲,已經知道媽媽艱難:爸爸是大學生,曾經
當過總商會的秘書長,寫過信給英女皇,可是持才傲物,空有理想,只能屈居於九龍城寨。「爸爸學歷那樣高,阿爺家境應該不差,我小時還會見到爸爸練毛筆字,用打字機,可是,他也酗酒,動手動腳打人,和媽媽常常吵架。」他開玩笑:「這種故事,拍戲就對了。」
他是林家追了六個女兒後才生下的兒子,卻經常被爸爸打:
「難道打我弟弟?當然打大的!我全部『硬食』,沒有怪任何人,但回想當時大家生活不好,情緒都差。我只能這樣想。」
媽媽和八姐弟一起穿膠花、串膠仔、包裝朱古力、裝配模型
火車仔……城寨裡大大量手作仔工場,人人雙手都沒閒空。外人看城寨龍蛇混集,家棟卻說城寨自有自己的地下秩序,大家「朝見口晚見臉」,都知道每家大概什麼情況:「頂多就是吸毒的道友,但道友殺傷力好細,頂多偷東西來賣。」
終於十歲,媽媽和爸爸離婚,帶著所有孩子搬去徙置區。媽
媽更辛苦,在酒樓洗碗做清潔,從事最基層的工作,好不容易下班卻會去佛堂。家棟曾經很不理解為何有時間也不回家?甚至跟媽媽大吵,直到十七八歲,他才明白,媽媽不開心:「媽媽半夜睡覺,會咦咦哦哦,沒有實質內容,但顯然是睡得不好。我想,婚姻失敗,生活擔子又重,她是有壓力的,所以才時常去佛堂吧。」細細一間公屋擠了六七個人,媽媽半夜喃喃,不難聽到。

童年最快樂,就是看電視。家棟還記得在當年的泰林電器鋪
外追看上海灘大結局:「嘩!實在死得好型!!」他和姐姐常常一起含住茄汁扮中槍、披著毛巾是超人,拿著雞毛掃當作劍。一九八八年,他考進無線電視的藝員訓練班,同期還有黃德斌、黎芷珊、雷宇揚等。
林家棟坦言,純粹覺得拍戲好玩,沒想要賺大錢給媽媽。剛
出道,更是一窮二白,要住近清水灣電視城,租了房子,就沒錢買家俬,房間空洞洞的,但他堅持不吃即食麵:「我買一大包米,一包臘腸,日日就是臘腸飯,貴過即食麵架!」
幾年都是扮演平民、官兵、流氓、翻查記錄,有個角色是「
爛鬼甲」,一九九三、九四年,角色開始有名字,直到九五年《娛樂插班生》模仿張學友才為觀眾熟知,九六年《新上海灘》當上第二男主角丁力,之後連串劇集都是男主角,直至二零零一年《酒是故鄉醇》,林家棟毅然離開電視台,全身加入電影圈──沒想到,卻淪為閒角。
「日做夜做有點成績,但就一下被打下來,變成『二打六』
,那時好痛,但阿媽話:『你自己選的,俾心機,唔好怨。』好,得啦,我繼續。」他說從媽媽最大學到的,就是堅強
林家棟接著選擇一條,不很多演員會走的路。

他沒有吃回頭草返電視台,也沒有轉移陣地去內地搵真銀,
而是走到電影幕後。「我可以用一個角色去說講我想講的,現在『貪婪』一點,想用一個故事去講我想的。」他說:「香港最近那些3D、奇情,科科幻幻……可能都不會有內容,但我讀訓練班出身,一定問:想說什麼?」
他認為電影離不開社會議題,而現在的香港,腳步蹣跚。「
香港人的眼睛被矇住了,二、三十年慣了搵快錢、投機,縱壞了。大家買樓賣樓,但層樓又不是你的,只是玩數字遊戲;做保險又不提供服務,只是收佣,都幾奇怪。」他指五、六十歲在八九十年代慣了投機,培育出來的下一代,同樣投機:「可是香港作為一個移民城市,有今日的成績,是自己打拼出來的。踏實去做,才會有方向。」
二零一零年,林家棟監製的第一部電影《打擂台》,想講的
就是這種香港精神,並且取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等四個獎項。當時他並且不計較薪水,老闆劉德華問他當監製收多少:「你唔好計我,打落製作費啦!」他說在這個圈子也曾經虛榮,但很快便醒過來,因為實在沒辦法扭曲人性去討利益。這幾年從事幕後工作,他自言看得更清楚更全面,對電影也更多看法:「電影是可以變的,不必『死人尋舊路』,深圳以北是市場,深圳以南整個東南亞也是市場!我可以做演員、監製,有機會做導演,敢說一句,今時今日你不能無視林家棟的存在,我好清楚自己的價值。」
這也是媽媽教的,不用理人,做好自己。

「錢不是最重要,你不會見到林家棟周身名牌。」他說:「
有得食就夠啦。現在也是和阿媽講:有得食就夠啦,仲想點?」他不時帶媽媽去旅行:「老豆無帶你享受過,等我來啦!」
他幾乎每一天,淩晨兩點多就去樓下的報攤買幾份報紙,回
家洗澡洗頭,開始讀報,除了財經版看得比較慢,基本上全份都會讀完,有時還會比較不同報紙的同一宗新聞報導。為什麼不看網上版?「會看漏!」他馬上答,港聞記者可能還沒他勤力。
看完報紙,四、五點了,他會去媽媽的床邊,拍醒媽媽:「
未睡嗎?快睡啦!」
他吃吃笑:「我喜歡逗媽媽玩,整蠱她!老人家要當作小孩
子逗,才會開心的。」媽媽八十多歲了,這十幾年一直和家棟單獨住在一起。

原刊今期<飲食男女>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Haha...我是從《娛樂插班生》開始留意佢, 《大鬧廣昌隆》開始鍾意佢 ^^

Betty 提到...

我是更早就留意了。
回想起來,真的很奇怪,那麼多茄呢啡,真的獨獨留意到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