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

殺手 - 價值連成的幸運

九把刀的書很厲害, 你真是估佢唔到.單看標題, 一本關於殺手的書, 馬上令人聯想起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 冷酷的形象,熾熱的內心, 擁有一套非主流的正義價值觀, 不被常人所瞭解,但又合乎人性.

但九把刀不這樣寫, 他的殺手, 除了殺人以外, 跟普通宅男沒什麼分別. 沒有什麼特殊嗜好, 不懂和人溝通. 渴望把妹, 買了大量的男女溝通心理書和言情小說, 更不停去參加 speed dating. 這樣的描寫, 簡直顛覆了一貫殺手的形象, 而且非常搞笑.

這名殺手, 更為了把妹, 走去參加掛羊頭賣狗肉的讀書會, 實際上墮入了傳銷騙局. 九把刀在小說裡面詳細描述傳銷怎樣使用各種手段去迷人心智, 以及製造虛假的成功夢想給予受眾. 最厲害的是, 九把刀把殺手和傳銷這兩樣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用故事串聯起來. 把自己對傳銷惡行的批判直接植入小說裡面,令讀者更容易吸收這方面的資訊.

這本書, 讓我非常欣賞九把刀, 他是一位有heart 的作家.

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男人的魅力


整個星期盛女充斥, 不如筆風一轉談談男人...(讀者: 0, 這算什麼轉話題? 繞來繞去同一碼事...)
 
嘿嘿...這話題舊常新嘛!!!

怎樣的男人會有吸引力呢?

最近看九把刀的生活雜記, 其中一篇內容是這樣的:

臺灣有很多人借慈善名義在街頭販賣愛心筆”, 其實大部分捐款是用來中飽私囊. 有次九把刀吃飯時, 看見一男生向一名女生遊說買愛心筆, 女生禁不起他的纏繞,打算掏腰包之際, 九把刀喝道: 別買, 他騙你的.男生怒目瞪他一眼, 不理他, 繼續纏著女生, 想著到口的肉別丟去了. 女生一副難為的樣子, 九把刀很緊張, 再說:我是九把刀, 相信我, 別買. 女生借勢脫身, 男騙子無功而返, 悻悻離去. 事後, 女生向九把刀道謝.

這樣的男人, 很英, gut. 當然, 因他是九把刀, 所以說話有足夠的份量. 這大概就是他小說武功的主旨:正義需要高強的功夫

所謂男兒氣, 在不打仗的太平盛世, 怎樣體現呢? 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

網球


看錯了時間,遲了去網球場, 匆匆忙忙跑到簽場處, 上氣不接下氣之際, 誤認了另一位男生是教練 (見了教練幾個月都能認錯, 這下連我自己都覺得有點離鋪...BUT! 認識我的朋友知道, 更離鋪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尷尬地簽好場後, 卻又去錯場地, 被教練中途喝著才猛然驚醒...

由於深度近視加散光, 隱形眼鏡沒有配散光度數.引發了一個問題:究竟我打網球的時候, 是看到嗰波去打, 還是憑感覺打呢?

這個問題, 想來想去, 最後, 還是 . . . !!!

這教學難度, 大概不亞於Anne Sullivan 教聾啞女孩Helen Adams Keller識字吧!

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The Hunger Game


I was so absorbed and addicted to 《The Hunger Game》in these two weeks. Once I immersed myself into the story, I was completely shut out from the outside world. 

The writer is very good at depicting the feelings of people and describing the scenes. When you follow through the storyline, you  are actually watching it like a movie playing in your mind. 

Panem (once was North American) consisted of a controlling and affluence Capitol and 13 districts. People in these districts basically worked as slaves to provide resources such as minerals, agricultural products, seafoods etc to the Capitol. 75 years ago, there was a rebellion against the inequalities of the Capitol's governance but failed. The whole district 13 was bombed to ashes. 

In order to gain better control of the people in other districts, Capitol invented the Hunger Game. A girl and a boy were drawn in lottery from each district every year. They were thrown into the arena and fight to death. Only one can survive. 

The Hunger Game was televised to all citizens in Capitol and districts. By seeing the tribes in the games killing each other, the game effectively created horror, distrust, hatred and fear amongst people in districts. As citizens in Capitol were not selected and they were so accustomed to watch it years by years, no one questions about the justice. The government used The Hunger Game as a powerful method to brainwashing its people, making their citizens indifference to the cruelty and stop thinking about humanity. 

However, the Hunger Game has gone out of control and this was the twisting point. There were uprising again and remnants in District 13 led the rebellion. To my surprise, there wasn't any change even District 13 won because those who hold power would do whatever it took to control its people.

The heroine, which was supposed to be a spiritual leader, a rebellion symbol, was just a tool for the politicians and could be dumped whenever she was useless. 
 
This story also makes me rethink the propaganda of zeitgeist movies, and I believe it is totally unworkable.  Zeigeist promoted  "Resource Based Management System" society which could eliminate inequalities. However, the drawback was that whoever mastered the system, gained power. Then a form of dictatorship would arise, just like those in Capitol or District 13 whoever won the war, it would never change. 

2012年4月14日 星期六

認知上的鴻溝


男女大不同的話題籍著《盛女愛作戰》再度被炒起. 最近聽到一個「那些年」的故事, 可以知道不同人對事情的看法, 其實有幾南轅北轍:

A君答應和女朋友外出, 但A君父母卻留他倆在家吃飯, 女朋友因此有點不高興, 大家吃完飯, 離開A君的家後, 和A君因其他小事吵架. A君覺得女友發小姐脾氣, 是她不對, 除非女友願意先道歉, 否則不會再找她, 所以其後過了6個月都沒有再找這位女生.

6個月後的某天, A君的老師跟他說: 「如果你還中意嗰女仔, 你應該同人講清楚呀!」(雖然小瓶子懷疑, 以前的中學教師會甘大方讓學生拍拖的嗎?!!)

A君於是找女生去街, 大家好像沒事人一般. 到送那女生回家時, 女生在手袋裡拿出一張B君的相片, 問: 「你覺得這位男生怎樣? 」

A君晴天霹靂, 覺得女生竟然在這6個月內結識了其他男人, 而且在沒有先確實和他分手, 就已經再去拍拖, 比綠帽他戴, 所以氣憤地離開了.

現在再講這故事, A君仍然是深深不忿的樣子.

作為女生, 我的想法完全不同的. 首先, 吵了架, 然後男人隔了6個月都沒有再找, 那不是被飛了嗎?

舊男朋友6個月後再找, 然後明確但又婉轉地告訴他, 已經有新男朋友, 完全沒有欺騙感情的意向, 那還不算情操高尚嗎?

我們彼此交流對此事的看法後, 大家都對對方的見解而感到震驚!

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

春嬌與志明


打破了一般续集会比第一集走下坡的传统, 这套片的笑点不亚于第一集, 而且故事情节更现实, 更容易让人投入.

在沙发上可做的事情很多, 讲朋友是非有时是极之过瘾的事情. 陪男朋友看恐怖片又不敢看着电视机画面的情节, 简直就是在下的那些年....... 从这套电影借尸还魂来, 搞笑得来又非常浪漫.

伸延阅读:
春嬌與志明

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网球如棋


蠍子教练: 「拿, 打网球其实有好多策略系响未开波之前已经要0念好. 例如一号位打去对方一号位, 预先已经要估计到人地嗰波点样回番过来, 然后走定位......」

小瓶子: 「0甘米同捉棋一样? 」

 蠍子教练: 「系呀, 原理上系一样. 拿人地响一号位, 最有可能回都系番来一号位, 一号位要打直线落三号位好难........(下删100字)」

小瓶子:  「你果然系天蠍座.........哈哈哈!!!」(可怕的天蠍城俯很深, 工於計謀, 擅保密及掩飾真象......etc)
 
 蠍子教练: 「.............」(吐血中!!!)

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

Zeitgeist : Moving Forward

http://www.zeitgeistmovingforward.com/

This is really interesting, informative and inspiring film I have watched recently.

It talks about human needs and values. How our society is formed and corrupted. In Zeitgeists' eyes, the capitalism has to be ended because the use of money system erodes our soul and over exploited the finite resources of our planet. It will eventually lead to self destruction of human being, in foreseeable future.

The explanation of poverty and how it affects human is impressive. Scientific research shows that poverty doesn't make people health deteriorating, it's the feeling of poor make people sick. This explains why in the highly stratified and affluent society, the lowest class people are sad and unhealthy even there is public health system taking care of them. The inequality of the society is the root of the problem.

Zeitgeist would like to minimize the inequalities and come up with an idea of "Resource Based Management System" society. They advocate to abandon the money system. Instead of using money as an incentives to drive people work, they think that in a well calculated society, we don't need to work at all! They use computer to calculate human needs, resources inventory in the planet and to track production and allocation of goods.

The system doesn't have bias on race, sex, rich and poor. There is no more country boundaries, no more distinction of American, African, Chinese, Japanese etc. All resources in the planet are pooled together and goods are manufactured in the nearest proximity of cities. Machine automation takes over labour work. Human can focus their time and energy on creativity.

The whole idea is just like a massive planned society in scientific fiction. I don't believe that it can be so flawless as it presented. Nothing designed and planned by human being can be flawless. But the fact is that neither Capitalism nor Communism work out right now, our society development has come to a bottleneck and really need new theories of breakthrough. The one Zeitgeist suggested might one of them. 

2012年4月3日 星期二

走回头路

香港的通识教育, 乃是走明清科舉制度的回头路.

刁民公园葉一知觉得这次通识试题出得好, 没有避开敏感政治议题, 但他也质疑究竟香港是否有够广纳不同意见的土壤, 学生答题目时是否会自我审查. 再者, 阅卷员的政治取态会否影响考生分数也是未知之数.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 勉强去推行通识, 不正正就是跟当年科舉制度下, 莘莘学子去考八股文一模一样吗? 八股文的內容有嚴格的限制, 不許任意發揮自己的見解, 須使用古人語氣, 代聖賢立言, 即按程、朱對儒家經典的解釋演繹成文. 某一两次试题出得好, 可以借古讽今又如何呢? 熟读八股文的学生在这些框架底下, 能有什么发挥的空间? 除了少数天才文人既能玩赢八股文的考试制度, 又能博览群书精通天文地理, 大部分透过科学制度选出来的秀才, 都是不通時務, 碌碌无为的学究. 而这些人, 被挑选当官, 成为社会上的统治及特权阶级.

历史是没有任何教育意义的, 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悲剧一再重复上演.

程翔:《千日無悔 - 我的心路歷程》

听了程翔的访问,谈起他的冤狱和自由的价值.

自由无色无味无臭, 平日生活也不大多会思考, 可一但失去, 才会猛然惊醒其可贵. 程翔在访问里面谈到单独监视囚禁是一种可怕的精神酷刑, 会从根本动摇人的意志和价值观.

当人被关闭在密不见光的狭小空间, 最初会失眠, 日夜颠倒, 然后日夜不分, 内分泌开始失调, 生理方面出现各种问题. 生理影响心理, 思想开始负面, 质疑自己的价值. 而且, 在没法与其他人交流. 无事可做, 漫长地等待时间流逝, 内心只有空洞和绝望. 心情的低落会加剧生理问题, 结果落入一种恶性循环, 使人精神意志和身体健康彻底崩溃.

这让我想起《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这套电影里面, 主角被冤枉入狱19年, 后来更被抛进只能躺一个人大小的黑房间里单独囚禁了两个月. 出来之后, 其他囚犯问他, 如何能够挨得过这两个月的时间? 他轻轻答了一句 「Mozart 在我心.」

只有对自己信念最坚固的人, 才能捱过黑暗的时光.

2012年4月2日 星期一

少女与狼


机缘巧合听了电影的原声配乐, 一连串行云流水的钢琴声敲打我心, 提琴如泣底诉, 让我对这部法国电影产生好奇.

少女从小喜爱动物, 立志做兽医. 当时法国还是重男轻女的时代, 少女在学习的途中屡遇挫折, 父亲不断怂恿她啜学, 嫁给市长, 享受荣华富贵, 但少女偏偏不依. 市长的价值观和少女截然相反, 他想高速发展城镇, 除了金钱利益外, 懒理生态平衡, 甚至有点痛恨狼群, 想把它们赶尽杀绝. 后来, 少女因为意外流落在风雪山野, 被狼群和一名野人救了, 更加坚定了她的理想, 她和野人尽全力去救狼群, 最后排除万难, 梦想成真. 根据电影所讲, 她最终成为1931年法国第一名女兽医.
 
这样一个故事, 在香港很难惹起共鸣, 我们的城市空间小得连养普通猫狗都没有地方, 虐待动物事件时有发生, 要和野生动物共融几乎不可想象. 

关于狼的故事, 想起数年前读过中國作家姜戎《狼图腾》, 描写的是蒙古草原有關野狼的各種神秘傳說及故事. 狼对于草原的生态有着平衡的作用, 有狼的地方, 地鼠才不会过量繁殖, 把草原弄坏, 令牛羊没有草吃, 破坏食物链. 游牧民族对狼的普遍态度是又敬又爱, 他们认为狼是高智慧的动物, 敬佩, 欣赏和由衷赞叹牠们的捕猎方式, 所谓识英雄重英雄, 所以不会乱杀狼. 可惜城市来的领导对狼没有认知, 更没有几百年流传下来的深厚感情, 只想人定胜天, 把狼杀光, 重新改造整个草原的生态模式.

法国电影《少女与狼》和中国小说《狼图腾》描写人与狼的关系有不少联想空间和共同之处, 此乃一大惊喜. 

The Ides of March


早前香港特首选举闹得热哄哄, 高潮过后, 尘埃落定, 正式进入梁振英时代. 

如果要比, 这套荷利活电影绝对比香港的特首选举逊色. 现实中的政治新闻比起电影的戏剧性更多, 各种阴谋论满天飞舞, 大家哭了又笑, 最后结局让人哭笑不得. 
 
电影里面, 美国总统候选人上了见习生, 这好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 美国总统例如甘乃迪, Bill Clinton 都搞过见习生, 这是美国总统的特殊癖好, 大家见怪不怪. 所以, 搞见习生不是最致命的. 而是一朝风流后, 搞大左嗰肚, 证据确凿, 再强的公关在短时间内也拆不了弹.

不过, 这个怀有「龙胎」的见习生有点奇怪, 半推半就, 被美国总统候选人搞大了肚之后, 却走去勾引候选人的公关主任上床, 好像很风流潇洒, 但其实出事了又手忙脚乱, 不知如何解决.

最后种要被灭口, 可怜可怜!

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

卧底


本来看了九把刀的数本小说, 部分血腥暴力过头, 有些故事好端端竟然谈起鬼故来, 吓死人了, 不敢再看. 

虽知道在下练武, 乃觉得此事「型」, 不是真的要打到血肉模糊, 手脚横飞的.  而且, 鬼故事乃吾之大忌, 自从看了一套日本鬼片后, 今生今世绝不再看鬼片. 

今次朋友怂恿, 才鼓起勇气拾起九把刀的书. 这本《卧底》的桥段写的不俗.  除了部分镜头还是血腥味有点重之外, 总的还算可以接受. 

为什么用镜头来形容? 因为九把刀的小说很有电影感, 看书时能马上想象到那个画面出来, 所以暴力情节才那么让人害怕哦!

音乐

这两天盘点加班, 厂区抄写盘表的有17人, 资料输入的有7人.

我在厂区及资料输入室来回走, 指挥大局.

走进资料输入室坐了一会儿, 7位同事都很努力地输入和核对盘点资料, 房间只有敲打键盘的特特声, 气氛沉闷.

所以突发奇想, 把我写字楼的桌上的电脑喇叭拆了下来, 搬到资料输入室, 连接里面的电脑, 上网用虾米网线上播歌. 播放了一些我喜欢的音乐, 例如, Carl Orff, Les Misérables, Gregorian, Maksim Mrvica, S.E.N.S 的作品, 等等. 都没有一首合他们心意. 我觉得振奋人心的音乐, 她们听了想打磕睡.

女生们指明要流行曲, 无奈做到野就系老板, 流行曲我差不多只听周杰伦, 所以一直 loop 他的碟. 

就这样从早上8时到晚上8时, loop 了一整天. 

2012年3月23日 星期五

代沟

与父母的关系虽然融合, 但可以沟通的事, 除了吃饭未和快点睡以外, 已经没有其他.

他们每天看的是中央电视播映的电视剧或者体育频道, 而我看的却是他们看不懂的欧美剧集. 虽然他们两位都是大学生, 知识分子, 但对阅读毫无兴趣,  我书柜里的几百本书, 包括哲学/小说/散文/历史传记.......他们无一阅读过. 

至于时事, 反正共产党说什么他们就赞成什么. 六四屠杀学生? 中央说没有发生, 他们就认为学生们无理取闹. 现在有传言说温家宝平反六四, 他们就说这些事情关他们什么事? 那有时间去管他人闲事? 

这种思想上的鸿沟, 真的让人很无奈. 

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Anger Management

一向对心理学有兴趣, 去年(或前年?)去某宗教团体举办的Anger Management课程, 希望多作了解.

最终这个课程因为某宗教团体的内部斗争而中途腰斩. 讽刺的是, 团体高层因为学员投诉退学费的问题上, 非常愤怒, 情绪失控, 口出恶言. 除了这个反面教材深印脑海外, 对于如何有效地控制愤怒情绪, 一无所得.

早两天, 就工作上遇上的事情, 和某人争辩了数句, 情绪被挑釁, 气得全身颤斗. 当真正愤怒的时候, 我闭口不再言语. 因为当时自己的怒气已经到了临界点, 若继续待下去, 说不定会讲出让大家都下不了台的话.

我一气之下, 离开了大陆厂, 回来香港.

晚上做了些运动, 当时心情似乎有些好转, 但到了夜蘭人静, 又再怒从心起. 

结果, 一夜无眠. 

第二天, 回香港写字楼, 情绪竟然还未能平伏下来. 早上处理了一些赶急但并非决策性的事情, 吃过午饭后急急离开公司. 因为压抑的怒气, 又再到达崩溃的边缘. 在这情况下, 很容易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迁怒下属, 也不可能作出明智的决策.

我是火爆冲动的人, 但爆完了也就完事, 少有会持续很久. 去到这个阶段, 剩下的只是情绪, 第一天让人发怒的事情, 孰是孰非, 其实并不重要. 而能够控制及宣泄这情绪的只有自己, 这时候愤怒里面, 也夹杂了失望, 无助和孤独感.

第三天早上, 回大陆厂. 心情仍然是非常差劲, 但可能因为持续运动和舟车劳, 身体疲倦, 气力和意志后劲不继, 对抗性的情绪开始减弱了. 回厂后着手处理一些刺手问题, 专注力转移, 而且事情比想象之中顺利, 心情也就慢慢好转过来. 

自己的怒火经过这样的起承转合的阶段, 你猜让我发火的人如何? 

他, 压根儿忘记了!

白气了三天!

2012年3月16日 星期五

人猿崛起


看了部分小圈子辩论, 将来统治香港的会是狼还是猪?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人猿崛起》这套电影? 里面讲述人类利用人猿从事科学研究, 而令其中一隻人猿, Caesar, 在智力方面大幅提升, 能够使用工具, 甚至学懂了人类的语言, 后来带领群猿革命, 脱离人类的枷锁, 争取自由和尊严.

香港正等待Caesar的崛起. 

《新*日本人论2》VS 《 我买过最贵的东西,是梦想》


阅读健吾的新作《新*日本人论2》, 却不其然想起早前看毕九把刀的生活日志《 我买过最贵的东西,是梦想》.

两位年纪大概是三十出头的文艺青年, 当代的高级知识分子, 主观性很强, 对事情很有看法的男人, 文章读起来却有截然不同的感觉.

健吾给我的感觉是一位斯文, 敏感, 有点傲气和愤世嫉俗的男人, 对社会制度乃至人伦关系采取批判性或者怀疑的角度. 质疑和抗拒一般人对幸福/梦想/成功的定义, 孤芳自赏, 不屑随波逐流.

九把刀是属于那种大咧咧的性情中人, 不平则鸣, 而且一鸣惊人. 热血地追寻自己梦想. 而他的兴趣和梦想多多, 不断尝试新的挑战. 他认为虽然很多事情最终结果都是徒功, 但在追寻的过程之中实现自我乃是最大的成功.
 
属于水瓶座的我素来博爱, 所以两位的著作我同样喜欢.
 

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早上

早上9点左右, 尖东新花都夜总会附近, 大概有20-30位自由行聚合在一起, 整装待发. 就在一幅幅身穿内衣裤, 裸露原始本钱的女体海布下, 自由行的领队操国语, 向群众讲解乜乜乜传统中国文化. 整个意象非常诡异.

2012年3月14日 星期三

吉宅明爱



怎么说好呢? 希望这篇不是一篇过分的批评. 由于在下写的书评一向也没有什么人会有兴趣看, 所以应该对作者的影响不大吧!

我是伍諾韻网台节目《恋爱小天后》的忠实粉丝, 在我眼中, 她是一位有魅力和有见识的女生, 可惜她写的小说, 却没法勾起共鸣.

可能我已经是上一个时代的人, 没法理解小说里面的主人公的情感, 所以无法投入. 

早前九把刀的《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乃致刚刚读毕的《我們最幸福》里面描写的一对小情侣的爱情故事, 都能撼动人心. 距离制造美感和浪漫, 《吉宅明爱》描写那种一见面就和人上床然后再矌工数天的女生, 情感浅薄, 即使后来小说用大量篇幅去补述她如何对工作负责, 如何有人缘之类, 也无法让人喜爱.

若说性爱描写, 放在村上春树的小说里, 读起来感觉又不一样. 在他笔下整件事轻松简单, 犹如吃饭呼吸一样, 自然不过, 所以顺理成章就接受了.

而另一位我喜爱的作家亦舒, 她的爱情故事和村上截然不同. 村上的情感轻轻淡淡的, 敏感细腻, 而亦舒则明朗直接, 甚至节奏有些急速. 但无论是村上或者亦舒, 他们所写的主角都是我所喜爱的, 所以才能对小说人物的人生产生好奇, 想一直追看下去.

《吉宅明爱》提到男女主角是用 facebook 相识, 作者借此提到网恋. 然而关于网恋的故事, 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学时代疯传痞子蔡写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 男女主角在BBS 的对话, 既浪漫且幽默, 常常令人会心微笑. 作者也很聪明地铺排了一个凄美的结局, 让读者惆怅不而.

写到这里, 也不知道如何收尾, 就此搁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