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电影世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电影世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4月27日 星期四

一念無明


這套電影實在是拍的太寫實,男主角被原生家庭的問題纏繞,製造自身的悲劇。他的父親、弟弟放棄照顧情緒失控的母親,照顧的責任全部落於男主角身上,令他壓力爆煲,錯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結果被送入青山。

回歸社會,當然人人視之為瘋子,其實男主角已經很努力想爬出來,但很悲哀的是難度太高,不但找不到工作,而且還被不斷被誤解。吊詭的是他剛剛結婚仍然留在職場的好朋友,表面上一切風光,卻因為工作壓力太大而跳樓。

男主角的未婚妻因為遭遇到生活上的劇變:未婚夫突然變成殺死母親的瘋子,而且炒股票虧損百幾萬,失去工作。大家一起置業的按揭貸款及欠別人的錢全部都由未婚妻一個人獨立承擔,她也情緒爆煲,及後去了教會。教會的一場『分享』真的拍得很逼真。基督教組織其可怕之處是那種情緒失控式的分享,不但不能幫助到教友處理情緒,而且反而讓人更陷入一種虛假的幻像之中。明明自己難過得很,卻要抑壓自己真正的想法。女主角一路分享,一路失控地狂哭說要『原諒』男主角,要感恩。她之所以失控,其實就正正是她真正的感受,並不是她口中所講的。這種壓抑,越會延長痛苦的過程。

其實情緒失控還是應該及早找專業人士幫助,接受自己的脆弱,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

另外,生活的例子見太多,股票市場專收聰明人,除非真的有閒錢,跌左無所謂。炒股票,warrants、options, 又甚至是槓桿入市的,無論眼前可以賺多少,一個浪撲過來,一切可以化為烏有。老爸自小就教導千萬不要向人借錢,亦不要貪心,我亦一直遵從。雖然有時想想,這個價值觀可能令我金錢上所得的有限,但同時卻也避開了不少危險。
  
雖然父親現在患了老人癡呆,但是年輕時的他,也算是一名正直、善良、嚴謹、顧家的男人。即使年老得女,而且家境清貧,受到很大的生活壓力,但他一直都沒有違反自己做人原則,這是我欣賞和佩服他的地方。

在我失意的時候,老公一直在身邊支持,而且老公肯落手落腳幫手一起照顧老人癡呆的父親,這份心意真的很難得。

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Fast & Furious 8

 
除了飛車場面好看,故事的賣點是 family。 Family 既是男主角的弱點,會被壞人要挾的地方,亦是讓男主角能夠絕處逢生的最強後盾。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你的名字



看到《你的名字》這套電影大賣,也八八卦卦去電影院看。

結果。。。

這套電影很悶呢!!! 差點睡著。

如果是穿越時空的電影,還是《Interstellar》那種帶多點科學知識的電影比較好看。

純浪漫的電影真的不適合我。

2016年11月6日 星期日

Dr Strange



對於這套電影,很多朋友的都給予負評。不過對於我來講,卻有療愈的效果。

一個高傲自大,不可一世的『神醫』,喜歡開快車,但卻因為一次炒車意外,令雙手嚴重骨折報廢,從此不能再做醫生。為了醫治自己的一對手,傾盡家財,還差點死在街頭,後來有種種奇遇。。。

經歷了一番挫折後,Dr. Strange 學習到接受失敗,以無數失敗來換取最後的成功,而且徹底放棄自私的自我,願意為人類犧牲。

現實生活的我又是怎樣呢?我的骨折情況比起電影中的Dr. Strange輕微很多,所以西方醫學還是能夠救回的,不用求救於神奇魔法。

不過,西方醫療是昂貴的這點跟電影裡的劇情一致,所以如果沒有神奇魔法的話,還是應該及早買一份有全面保障的保險哦。人生有高有低,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朝。遇到意外,在身體受傷、心情抑鬱的期間,十幾年前買下的保險就支撐著所有私家醫院的醫療費用,還有些餘款可以讓我出國散心。

出了意外,喪失理智,做錯一連串決定。。。但是,到最後還是有份保險,以及保險界的朋友的守護及幫助,想想還真是蠻幸福的。 

可能實在太幸福了,我未學到像Dr.Strange般偉大,還是未改掉任性的惡習呢!嘿嘿!

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樹大招風



這套是很值得一談的電影。三位成功的賊王,各自因為一些連普通賊都未必會犯上的 silly mistakes, 而永不翻身。 

賊王之所以會成功,能夠屢屢犯案而且越做越大,多年來不被警察所擒,自然有各方面比其他小賊優勝之處。而且他們之所以出名,就是因為犯案經驗多,因此以犯案來講,practice makes perfect, 他們無論思考力、行動力及心理質素,都達到神級的地步。

但是,這套電影想講的不是什麼善惡到頭終有報之類的說教式道德問題,而是作為『人』其實一定有弱點。而越成功的人,就應該更了解自己的弱點。無論以前有多 成功,要保持成功,需要比平常人更小心,更能忍耐常人之不能忍之事。否則, 一些意想不到的錯誤,就會把成功人士從天堂拉入地獄。

另外,電影描述如何與大陸各級官員疏通關係,會令明白的人會心微笑。 

2016年4月15日 星期五

深夜食堂



好少有興趣睇一級片,但是除了電視劇之外,電影版的深夜食堂也沒有讓人失望。一種小店獨有的風格和人情味,很能夠牽動人心。

食堂的老闆話不多,只是用行動代表對他人的關懷,這點很值得學習。

2016年4月14日 星期四

Begin Again


想找找怎樣把音樂連結入故事的例子,無意中找到這套電影看。

Can A Song Save Your Life? 男女主角因為一位偶然機會下唱自己作的歌,而另一位又機緣巧合聽到,結果發現了奮鬥的方向,爬過了各自低谷,人生變得不一樣。

電影本身有點悶,但是歌幾好聽。 


2016年1月21日 星期四

Sherlock Holmes



這套電影令我最有共鳴的地方,是 Sherlock Holmes 的腦部結構和普通人不太一樣。

普通人take 野會妨礙思考,但是 Sherlock Holmes takes 了大量致命毒品後,卻能破案(雖然往後可能對身體有很深遠的壞影響,but who cares?)

我的腦也是有點奇怪的,只要在充分的條件下,它是一台無法熄滅的電腦,就算一個星期不睡覺,都能夠清晰思考。

我曾經試過個多星期沒睡,但進入試場仍能正常考試(而且順利拿A)。又,曾經試過兩三次醉酒,已經嘔完而且無法走到直線,但回到宿舍/家中,仍然能夠寫完十幾版的 paper。

當我的腦袋處於無法關機的狀態下,它會很熱,我的臉會發燙,情形就跟 server 過熱的狀況一模一樣,但是這也是我思考最清晰的時間。如果我正常睡覺,過正常的日子,其實腦袋反而是處於混沌的狀態。

不過,大家千萬不要以為腦袋不睡覺就是好事,一兩天倒不相干,但長期一定有問題。我的腦無法關機,身體的五臟六腑都無法承受,結果只會是大病一場,全身抗議硬拔電源,hard shut down. 一去到這個地步,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夠恢復。

所以,做人還是混混沌沌比較好。

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葉問3》



 

理想中天下無敵的人物就是這樣:虛懷若谷,淡薄名利。(但首要的條件是,你先是天下無敵,而且不斷去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生死搏鬥去證明你仍然是天下無敵。)甄子丹神化了葉問,所以如果他去演其他武功高強的人物,觀眾就會不期然想起代表葉問的甄子丹。天下無敵的寂寞是他無法超越自己。

無論幾好的電影都有曲終人散的一幕,拍完這套《葉問3》甄子丹唔單只唔想再拍葉問,連打戲都唔想再做了,他想嘗試另一條路。

希望他尋找得到。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Point Break



這套電影是探討 extreme athletes 心底入面,究竟是在想什麼?他們看生命的本質跟普通人不一樣。

他們的人生意義大概就是尋找一個會讓自己害怕的臨界點,這個點非常接近死亡。能夠死裡逃生就繼續突破,不能的話,就死。

如果人生不是生就是死,會簡單很多。

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做無聊野。。。


那些年的其中一個片段,就是女神沈佳宜向柯景騰說的一番話:『人生有很多事情都是徒勞無功的』。

就好像我寫BLOG, 從2007年(有些在yahoo blog的已經沒有了)到現在,已經寫了超過8年,經歷過一段那些年,大家一起寫BLOG的日子。那時候很多人寫,互相閱讀別人的BLOG,大量的留言,甚至有幾個寫得好,寫得紅的,去了寫報紙專欄,然後出書。

而我這些文筆平平,純粹寫無謂野的人,沒有什麼大志,但卻嘗試持續去寫。因為我覺得把生活的一點一滴以及自己的想法精煉成為文字寫出來,是一種鍛煉,無論是否有人讚賞,或者有沒有人留言或這LIKE,這些也是我自己經驗的一部分。

縱然我的文筆不夠好,不能賣文為生,這也有什麼所謂呢?『人生有很多事情都是徒勞無功的』

2015年10月9日 星期五

The Intern


年輕的創業家 Jules有理想、有幹勁、有熱情。公司在她一手策劃下在18個月內業務高速增長,但是問題隨之而來。雖然 Jules 不睡不吃不喝,但是也無法處理眾多人事,於是公司出現很多決策延誤、出錯;Jules 的老公辭職待在家中,本來是想支持老婆的事業,卻因為夫妻太少時間相處而出軌。

就在 Jules 表面上一片風光但實際生活一片凌亂之際,出現了老練的 Ben。Ben 退休之前也是公司的高層, 他工作的公司就是 Jules現在公司所在。這可以算是他們一老一少的因緣。Ben 很欣賞Jules的活力和體諒她的辛苦,也可能從 Jules的身上,看到年輕時候自己的影子。Ben自己本身也是一位不斷求進步,對自己有要求的人,70歲之齡還會嘗試學facebook ,實是難能可貴。

“Intern” 象徵年輕,隨時吸收新事物。人年紀越大,越難突破自己去求新求變。 但同時“experience ,never get olds” 象徵著一些永恆不變的人生道理。這兩者結合,才能達到中庸之道。

2015年9月7日 星期一

Inside Out

與老公去看了這套電影,老公說沒有黃洋達在《笑死朕》講得那麼好。

不過我就認為雖然未入戲院之前,差不多整條橋段都知道,但是這套電影還是值得一看。正如黃洋達所講, 這套電影用很淺白的手法,解釋了很深奧的事情。有些心理學家和哲學家窮其一生,也是在研究一個課題,就是:人的思想、性格是怎樣形成。

電影裡面描述從小孩到成熟的成年人,情緒不再是簡單的control panel 上的單一鍵盤所能夠代表,經歷了一些事情後,control panel 上的鍵盤就會變得複雜。

幾個強烈情緒的代表人物,Joy ,Sadness ,Anger,Disgust and Fear 互相合作,每個情緒都有其功用。 起初,我也代入了 Joy的角度去看事情,Sadness 究竟有什麼用處呢?人究竟為什麼需要Sadness 呢? 從這套電影給予我啟發及答案。

By the way, this song is impressive to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0Xrh6KBhE
 

2015年8月18日 星期二

破風


本來以為這是一套普通的單車競技電影,怎料太投入,自己墮入了裡面的故事情節不能自拔。

電影裡面兩男一女的主角,無論性情如何,根子裡都是有種不要輸給人看的骨氣。男主角A肌肉的爆炸力很強,有天分,所以很快就得到連續的勝利,但是爬得越急,也是跌得越快。男主角B本來是願意安於本分,但是想在自己喜歡的女生面前表現自己,不輸給A,結果用禁藥取勝。至於女主角,肺病剛癒就馬上操練,她復出後第一場比賽,明明意外受了重傷,還是拾起單車繼續踩,所以別看她柔順,根底裡面的性格就是跟兩位男主角一模一樣。

這三個人,各自爬過自己人生的谷底,有所領悟,然後才能走得更遠。

為什麼看這套電影,我會如此投入呢?因為其實我也是同一類的人。讀書時期 (甚至是直到現在),我一直都有這種爭強好勝之心,無論進入什麼領域,都希望取得成績。大學時代的我,聽從父親勸告,進了興趣不大的會計系,但是就是憑著不服輸的心理,發奮用功地讀,連續幾個sem dean list, 所有科目拿A。但是到了後來,走火入魔,我是連拿A都不滿意,要取A+,但是取得之後,快樂也只是一時。 

到了出來做審計工作,這種狀態一樣持續著,不睡不吃不喝地去完成工作。但是回頭想想,就是這種爭強好勝之心,讓我在短短幾年間逼垮了自己的身體。只是27歲,就把自己身體的免疫系統逼到崩潰的地步。

當時幸好我的保險經紀介紹我去看一名專治其難雜症的中醫。中醫一看到我的狀況,說道:『你這種情況,起碼要喝3-5年藥,如果你沒有耐性,也不必來看我,不要浪費了我的藥。』當時我處在人生的最谷底,我之所以打給我的保險經紀,其實也是打算看看如果病無法醫好的話,父母如何能夠拿到我的人壽保險金。所以一聽到中醫的話,雖然時間看似漫長,但同時也給了我一絲的希望,我就咬緊牙關捱落去吧。

起初喝藥的8個月,一日兩劑,藥灌落肚後有時候會嘔出來,然後再喝下去。因為太多東西要戒口,在外出差我只吃白饅頭。在最困難的8個月捱過了之後,後來的兩年半時間,藥量減到每日一劑,我的生活才算是從拾正軌。

捱過了這一段,我慢慢發展自己的興趣,騎單車、行山。起初也只是想輕輕鬆鬆強身健體,但是搞搞下,踩環島、磨坊200、上武嶺。現在,普通行山已經不能再滿足我,我要行常人不容易做到的100KM毅行者。而且覺得前年做得不夠好,我要從新訓練,挑戰自己。

在訓練的過程之中其實我克服了很多心理的障礙,包括騎車下坡因為斷過手,害怕衝下坡的障礙。行山也是,因為平衡欠佳,所以苦練 core muscle,結果現在明顯有進步。不過話又說回來,明明我做運動的目的是想調劑,但是去到某些時候,我又無意中釋放了自己爭強好勝的心理,而把自己chur 得很盡。

最後這套電影提醒了我:『取,是能力;捨,是境界。』運動如是,人生如是。

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

狼圖騰



多年前魔警徐步高被擊斃後, 傳媒大肆報導他的生前的生活狀況,嘗試去解釋他的心裡及行為。其中有報紙公佈他的閱讀名單,而《狼圖騰》就是在名單之上的其中一本書。所以,我行過書局就買了一本來看。

想不到,過了差不多10年後,這本書會被法國導演翻拍成電影。

故事裡面的蒙古人,對狼的態度是亦敵亦友。他們不會把狼殺盡,破壞生態平衡。就算殺死狼,也會好像對待武士一樣,保持對對方的尊敬。

文革時代,知情上山下鄉,從城市被分派到蒙古的一名知青被狼的優美吸引著,產生了養狼的執念。他在狼穴抱走了一隻小狼來養。這件事情被長老知道後,長老曾經警告過他,說『狼是不能被圈養的,牠寧可在獵食中戰死,也不願意失去自由與尊嚴。』

當時那位知青雖然心裡明白,但卻是割捨不了一手拉拔長大的狼,害怕牠不被狼群接受;害怕牠被麻鷹抓走;害怕牠不懂獵食。小狼一直掙扎要離開,有次更咬傷了他,但是他仍然把狼養在身邊。結果這隻小狼接二連三發生狀況,有次更把同屋主的小孩給咬傷了,差點連累小孩喪命。

文壇才子陶傑認為:『只有那個偷偷將一隻小狼養大、不服從「組織命令」的知識青年,其氣質、行為、價值觀,方與西方文明之中愛護動物、敬畏自然的環保精神,最為接近。』

但是我卻覺得那名知青是不折不扣的『不見棺材,不流眼淚』,有著文化人喜歡浪漫的幻想,罔顧現實的特質。狼不是最危險的動物,最危險的動物其實就是這種人。

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

Fast & Furious 7


《Fast & Furious》比想像中好看。 除了刺激的鏡頭,故事裡面有幾個經典獲得勝利的元素是我最欣賞的。

第一:創新

有一場戲是講述 Toretto 一夥要去營救被恐怖分子抓走的IT神人。他們走的是山區的公路,本來這班賽車高手是應該從有其他旁支的小路包抄攔下囚車, 但其中有一名成員隨口說說應該是從山頂截擊,正因為沒有其他支路,才能出其不意。老大 Toretto 聽了沒有馬上ban 了這個順口開河的 idea, 而且還著手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最後成功。

第二:勇武

這個根本是套戲的重點,把汽車當飛機來揸,揸車飛落懸崖、從一座摩天大廈飛向另一座摩天大廈、用最高馬力迎頭撞去對方架車(對方也是最高馬力)、飛上半空把炸彈吊在敵人的直升機上然後跌落幾層樓高的地面。。。

第三:Team spirit

整個團隊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特質,優點和缺點,就算連鬼話連篇、膽小怕事的車手,也能在關鍵時刻發揮很大的功用。若果沒有他,其他成員如何厲害,也不能順利脫離險境。所以作為老大,除了自己最打得、揸車技術最高、最了解如何因應需要而組裝車輛等等等等,最重要還是包容和維繫整個團隊的團結和安排分工。

第四:主場之利

一個team 幾個賽車手雖然身經百戰,但是他們要應付恐怖分子整個軍隊的攻擊,老大Toretto 斷言如果要贏,一定要引誘敵人來到自己熟識的主場,訂立自己的遊戲規則。果然,敵人雖然有強大的軍事火力,但是幾個車手透過高超的技術、熟識的場地、再加上一些運氣,取得最終的勝利。

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20 30 40


因為香港藝術節重播這套老片,所以翻出來看。

我想這種女人戲,是女人才會感興趣。

說的分別是20歲女人、30歲女人及40歲女人在情路上遇到的問題。20歲的女人還沒有定性,在探索世界,連自己喜歡男人還是女人都還很模糊;30歲的女人周旋在幾個男人之中,不知道自己喜歡誰,不知道那個才是適合自己;40歲的女人發現丈夫在外頭有另一頭住家,毅然離婚,離婚後因為年紀的問題、急著擺脫單身的寂寞及借新戀情去埋藏舊傷痛的等的原因,一直急著尋找不同的男人。

我相信有點『經歷』的女人,總會從三個女主角的故事當中,找到一些共鳴。

2015年1月12日 星期一

The Interview


如果,嘲笑的對象不是北韓現任總統金正恩。。。

如果,唔系玩到甘大一個大砲炸死了金正恩。。。

如果,唔系有組織聲稱要恐襲所有播放這套戲的戲院。。。

如果,唔係搞到美國總統 Obama 都走出來為套戲作一番 comment。。。

這套戲,沒。有。那。麼。好。看。

2014年12月29日 星期一

翻生侏羅館3


這套戲不好看,劇情鬆散而且沒有什麼笑位。

不過,這套是 Robin McLaurin Williams 的遺作,所以也想去捧0下場。

幸好入去看的是4D製作。在戲院裡面感受到有水柱顏面噴射、白煙渺渺、香氣撲鼻,再加上椅子狂震狂搖,有新鮮感。

電影乏善足陳,反而在觀看期間,發生了一段小插曲,問一下大家的意見。

電影去到中段,有些特效應該會令椅子兩邊搖動及震動。但是剛好我們坐的那一排椅子只有震動,卻沒有搖動。

這時候,戲院的職員前來詢問坐最靠近走廊的朋友:『你們的椅子有無搖?』不過,由於大家都在看戲,電影音響很大,所以朋友一時也反應不過來。戲院的職員接著又把頭伸到第二個座位的,把問題再問一次。結果大家回答:『沒有搖動。』戲院職員離開,接著過了一會兒,座位恢復搖動功能。

我個人認為這樣處理不妥,我的法有點日式。職員應該是在整套電影完結後,再去詢問觀眾座椅的問題。如果真的是戲院設備出現問題,就應該真誠的道歉,一般如果問題不太嚴重,只是電影中的一兩場出現問題,其實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為難。如果可以的話,再主動提供一些coupon,以示誠意更佳。

如果你是戲院的職員,有沒有什麼妥善處理這個問題的方法?  

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從結論講起,是一個十分勵志感人的收兵故事。

宇宙的道理太深太遠,『收兵』才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要向霍金學習的必修秘技。

你想想,當一個男人只剩下一雙眼(及J)能動的情況下,可以寫書,工餘後還能跟護士調情,這是多麼的振奮人心!!!

霍金跟妻子Jane的25年婚姻關係,就更加精彩勵志。Jane要照顧初生的BB(而且接二連三出生),又要照顧丈夫,太累太苦,忙不過來,需要幫忙,但又請不起看護。徬徨無助的情況下,在詩歌班認識了一位鋼琴教師。那個男人對Jane一見傾心,自己的老婆又剛剛去世,好鬼得閒,所以花了很多時間,仆心仆命地幫助 Jane。

本來一個家庭,因為情況特殊,兩男一女的相處反而是在 equilibrium 的狀態。當事人覺得無乜所謂,大家心照不宣,生活如常。但是途人甲乙丙丁、三姑六婆,七叔八嬸,自然有很多閒言閒語。那位鋼琴教師率先『頂唔順』流言,棄甲兵。Jane 在兵慌馬亂之間 kiss他一下,也無法留住隻這兵。

於是, 霍金出馬,men's talk 了一番。鋼琴老師又成了一名猛將,繼續獻身於這個家庭。

之後,他們經歷了一個危機,霍金肺炎頻死,Jane決意無論用任何方法都要救他一命,不讓醫生拿走霍金的維生器,於是鋼琴老師又成了棄卒。

幾年之後,霍金溝了照顧他的護士,放生老婆。好在Jane跟霍金離婚後搵返鋼琴老師,他竟然沒有變節(霍金得返一對眼都可以變心,那位一表人才手腳齊全的鋼琴老師竟然沒有兵變!!!)。於是,大家各有各精彩,皆大歡喜,happy 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