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IeS9DasBw8PGjZAf2Y0ITZk776lVhmsbRJo021dmbzEKl4vhs7ocqqaW_U3GX8-w77lCS4ejodZnagtSgIPJkKOz2d9LPblocyt1ZXbX8IuLpG_08x_r_ofjppe-n1QaG1FsJ2krdiD4/s320/%E5%85%B3%E4%BA%8E%E8%B7%91%E6%AD%A5,+%E6%88%91%E8%AF%B4%E7%9A%84%E5%85%B6%E5%AE%9E%E6%98%AF.....jpg)
看完了村上的《1Q84》后, 某次逛书局时, 偶然发现畅销书架上的《关于跑步, 我说的其实是......》已经不存在了. 我以为它被售货员搬到别处去, 但走到放村上系列的书架也找不到这本书, 一问之下, 竟然卖断市了. 我好奇地走去其他大型书局询问, 也是同一情况.
这勾起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 我以为在香港这个光怪陆离的小岛, 只有《周秀娜写真》才会售罄, 想不到村上谈跑步这种不怎么令人兴奋的事的书, 也能有此佳绩.
后来总算把书借来并看毕, 多了对村上的了解, 也增添对他的好感. 村上透过跑步锻炼身体, 以便自己能够作更长远持续的写作. 而且单就跑步这件事情看, 从肉体的痛苦而达到形而上, 精神方面的满足, 这是否与SM有点相似呢? (说笑) 无论如何, 坚持不懈去做一件辛苦的事情达三十多年, 而且大部分人做同一件事大概是会半途而废(包括我), 令我对他产生一种敬意.
作为一个成功的作者, 与成功的音乐家久石让(《感动, 如此创造》), 不若而同地认为成功要素并非只靠天份. 当然能否创作出伟大的作品, 天份也很重要, 靠技巧达到了百份之90的作品, 而最后顶峰的百份之5往往都是天份使然.
但天份所占的比例, 就只是最后的那百份之5, 而不是被大多数人误解及高估的绝大比例. 如果要以创作作为一种职业, 持续工作到六七十岁而维持相当高的水平, 这其实是一种不下于体力劳动的工作. 如果年轻的时候没有为身体以至心里质素打好牢固的基础, 一到中年时很容易就出现后劲不继的情况.
村上和久石让生活的共同点是: 简单而有规律,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透过运动而保持身体健康. 培养专著力, 在工作时的几小时内, 把整个心都投入进去, 一小步一小步地透过文字/音符把创作呈现. 说来简单, 但却没有多少人能做到.
如果问近年我持续有耐性, 有恒心去做些什么事情, 只怕连一件像样的也搬不上台面. 真的写一本类似这样的书, 只好讲关于吃中药的事情, 书名将会是《关于吃药, 我说的其实是......》. 在前言大概会这样写着: 吃了中药两年半多, 毫无间断 (直到现在还继续在吃). 在最初的半年一天灌两次药, 开始的几次因为身体无法适应而把刚灌进去的中药呕吐出来, 然后又再重新灌药. 用毛巾敷中药在面上反复磨擦, 直到本身的烂皮磨至出血为止, 好等药力能渗入皮内. 持续戒口, 将近一年时间没有在外用餐, 与朋友饭聚坚持只喝清水. 一年半后皮肤有显著的改善, 虽然现在还未完全医好, 但相信只要坚持吃中药, 便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写这种烂东西只是搞笑而已, 实在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3 則留言:
村上跑步近乎癡迷的!
也不算是, 在书中尾段, 他说他没有把自己训练成要达到超级马拉松及超级铁人赛的标准(虽然他有参加过超级马拉松的比赛). 因为如果要这样做, 他要把更多时间投放入跑步当中, 这便会减少了写作的时间, 与其当初为了要锻炼身体以从事写作这个事业而跑步的目的本末倒置了.
从这一方面看来, 他对于跑步这件事, 是有节制的.
令我想起曾生:關於擦鞋,我說的其實是...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