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这些信箱主持人, 即使多有才华, 也不起眼. 因为众多来信求教的感情瓜葛都是些婆婆妈妈的琐事. 在当事人眼中天塌下来的大事, 其实只是旁人茶余饭后的是非谈资.
或者难听点说, 王贻兴在那里讨好师奶八婆, 但他的作品却不会受到严肃对待.
偶然行过书局, 看到一排王贻兴的著作, 觉得也是搞设计封套多过认真写作, 所以一直提不起兴趣去看他的书.
及至听了网上电台的好书介绍, 有位主持人说王贻兴的文章写的不错, 而且得过奖, 因此觉得应该放下偏见, 试试看一看这位新进作家的书.
我在大众买了两本他的书, 一本是 《原来恋爱3》. 这本书银色封套, 闪亮亮的, 侧面反射出彩色的光. 内页空白的地方多过文字, 厚厚的一本书但内容却不比杂志多, 不知道是否代表两性之间要给予对方多点空间. 我认为这本书只能说是王贻兴延续两性描写的抽水之作, 奇技淫巧的封面襯托着浮夸的文字, 看完之后很失望.
另外一本《一半的房子一半的他》却有惊喜. 里面结集了多篇短篇小说. 只有在这里才是真真正正认真写作的他, 并非中英夹杂广东话口语化的王贻兴. 里面不少故事吸引在于初看时猜不到究竟表达些什么, 随着精细的描写, 故事慢慢展开, 才会领会始初的种种铺排. 有些甚至是看完了, 闭上眼静心回味情节时, 恍惚感觉有些遗留. 为了要捕捉所有细节, 而重新仔细再看一遍的.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p9UXxWTxWC8gFq5TW_TmCe29NQklJN-Sd3AHvr1cpCySI_K7mVadoEHediDIMtb0Ylh8lHdbHnzpQpxAF0PqOnxN6yu55KF-LmX5mbOzV2CEiL3CnSXN4Zyl4gQsnppdp2NMu076iJhs/s320/%E7%8E%8B%E8%B4%BB%E5%85%B4+-+%E4%B8%80%E5%8D%8A%E7%9A%84%E6%88%BF%E5%AD%90%E4%B8%80%E5%8D%8A%E7%9A%84%E4%BB%96.jpg)
现在即使王贻兴再出《原来恋爱》系列也能体谅. 在香港做作家并非一种浪漫的事业, 梁文道说过做作家之难以维生, 甚至建议可以入狱以解决糊口问题, 可见得如果王贻兴光靠推出《一半的房子一半的他》这类书, 很快便被生活洪流淹没了.
做作家需要名气支撑生活, 靠卖一些畅销书, 去养着其他另类的作品也无不可.
伸延阅读:
王貽興出書15本 動力源自絕望
做作家需要名气支撑生活, 靠卖一些畅销书, 去养着其他另类的作品也无不可.
伸延阅读:
王貽興出書15本 動力源自絕望
9 則留言:
你試試找他最早期的作品看看吧,應該會覺得更好的。
早幾年當他剛拿了文學奬還未當TVB藝人前,我曾有一陣子很喜歡他的小說,很來更喜歡他的散文。不過當他漸漸成名又當上藝人後,他好像退步不少,完全沒有以前那種風格,就連在蘋果寫的專欄都越寫越馬虎,很多東西都是為了寫而寫,有些看得出是拾人齒慧人云亦云的...
上年他好像一年出了不知十本還是八本書,寫的題材很雜而且市場導向感很重,美其名是多方面發展,實情好像是有點江郎才盡想洗出混身解數討好讀者...
看到他我覺得很悲哀,因為他以前真的很有風格和才華,但在香港單靠才華的作家是難以生存的,所以才有今天的王貽興。
小瓶子:
王貽興若有你做女朋友,立即可以出一本百萬言巨著:「挨打挨罵為卿狂」,吐盡男兒慘事!嘻嘻!
其實妳的不是什麼偏見祇是妳買錯書姐~
那些應是他搞玩點,嘲諷書展而為出書而出的劣作品,我雖沒看過王生的作品但他未至於那麼差勁!
wiwiana:
很有同感, 看他两本书风格,手法及内容的反差如此大, 深深感到身为作家的艰难.
回顾他童年, 家境贫穷, 写作是他的兴趣, 但如果不能赚钱的话, 这绝不是他「豪得起」的兴趣.
他一年出十本八本书, 而无暇兼顾当中内容, 可以说是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匿名:
你没有看过王生的书, 那么评论的根据在哪?
原本對王貽興亦抱很多表面的偏見,很不喜歡他初出道時濃厚的脂粉味,連他的文亦拒絕看,後來因聽「嘩嘩嘩打到來」而認識他多些,便開始睇他的文字,原來中間有驚喜的。妳提及「一半...」未睇,有空會找來看。
的確又他在三色台工作才知道有這一個人,不過又因為他在三色台令我跟你一樣對三貽興有偏見.
不過在忘記了什麼時候買了他的一本《關於愛情》,不算驚喜,起碼對他有多少改觀.
又,其實香港作家,你覺得邊位寫得不錯呢?
C & T:
好吖, 可以交流下.
Crystal:
真系唔知...细个会追看的作家是金庸/倪匡/亦舒....其他的作家只是偶然看其一两本著作, 看得很多很杂.
他去無線做《謎》時就被批評過。
可是,他不去做些賺錢的事,你養他嗎﹖
我正看著王貽興的《一路走來2》,裡面提及要先評論一本書就需要把該書至少看一遍,若要評論一個人的寫作目的,大概也不能就一本兩本而論。
中英夾雜廣東話口語化也不一定是不值得欣賞,更不一定是亂來。
一路走來,他愈來愈是個坦率面對自己、面對讀者的一名作家。
他一直以來不是以賺錢為人生目的。
寫作若只是一個興趣,他也捱不了到今天,其實是代表他對寫作很認真、很信任。
他一直寫,出作品,我們一直看,才會有互相了解的機會。
再者,在這時代裡,他應該是他這一代文筆最好的香港作家。
btw 看書廣一點也未嘗不可。我想要是王貽興是希望賺錢,他就不會出這麼多實驗性作品
張貼留言